黄启团NLP执行师课程:揭开改变现状的秘密 一套人性说明书,明白自己读懂他人
本站4月17日讯:中国NLP学院第二届为期三天的《NLP教练式管理》于2006年4月16日在广州番禺莲花山度假村胜利结束。30位企业家参加本次学习,学习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三、 融入深层的心理学知识 整个课程,通过大量为我们中国人所熟知的,深刻隽永的佛教公案,哲理故事进行演绎,使课程显得轻松幽默,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现场实录:
本次3日课程由本院著名教练,NLP教练式管理课程研发者――黄启团先生主讲,经过三天二夜的学习,学员们纷纷发表自己的学习感言。
一、 传统文化贯穿始终。
黄老师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长期深入的研究,基于这一背景,在他的教练式管理中融入了大量中国哲学、文化学、伦理学思想。
在解释NLP教练式管理的理念时候,黄老师用中国经典《大学》《中庸》的思想来演绎。“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他说,“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这是用来指导个人的修身养性上。那在管理上呢?就是说管理的最高境界,是帮助员工彰显原本就有的美好品德,如勇气,自信,热情和进取。承认和尊重人的美好本性,帮助员工清理内心里阻挠他们走向成功的障碍,发掘他们的潜能,塑造全新的‘自我’,弃‘旧我’而图‘新我’,最终成就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完美丰盛的人生,形成劳资双方共赢的局面,这就是教练式管理最核心的理念。
《中庸》开篇就这么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意思就是说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身养性叫做“教”。用在管理上,就是说管理的最高原则是要深刻认识人的本性,尊重人的自然禀赋,依据每个人的个性特点和内在需求来安排工作,以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质与才华,这个原则就是管理的‘大道’。这个过程古人称之为‘教’,更具深意,要求管理者的焦点放在‘教’上,而不是‘管’;更多是‘教练’的角色,而不是‘管理控制’的角色。孔子的思想,就是教练的思想。但是中国的古代智慧,讲究悟,西方用现代科学来分解,工具化,即使不知道所以然,按照他们提供技巧,也可以达到效果,这是西方的长处。如果我们熟悉中国的文化,又掌握的西方的技巧,就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灵活变通,威力就不同凡响了。”
二、 教练技巧丰富、实用
16个教练技巧,强有力问题发生器,NLP理解层次,感知位置,时间线,ABCD法,教练式销售,教练式留任,教练式父母……讲解→示范→练习→交流分享。环环相扣,步步深入。内容多,练习多,三天的时间匆匆而过,同学们都非常遗憾。
部分同学干脆决定学习12天的教练技术课程,系统学习一次,开创自己的美好未来。
课程还导入了目前应用心理学最前沿、最有效的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的众多方法和技能,如:萨提亚“冰山”理论,四种人格(指责、打岔、超理性、讨好),萨提亚天气报告沟通模式等等。这些技巧和方法已经在心理治疗和亲密关系建立上得到反复印证,是行之有效的沟通方式,这对更加有效的吸收教练技术、并应用到生活实践中起到了非常有效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