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启团NLP执行师课程:揭开改变现状的秘密 一套人性说明书,明白自己读懂他人
编者按:中国NLP学院为国家基础及高等教育事业,推动“国民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应广东省教育学院诚挚邀请,中国NLP学院资深NLP导师张国维博士、黄启团先生于2008年4月29-30日赴广东教育学院,为来自广东省各地的一百多位大中小学老师主讲了《NLP智慧老师工作坊》,工作坊取得了良好效果。以下是该次课程学员之一:广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郑春晖老师的课后感受,与众网友分享如下.
广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郑春晖
这次来到张博士的NLP课程,带着期待,也带着好奇。究竟张博士的课与我们以往接触的NLP技术学习的课程有什么不同?两天过后,彼此同行的学习者们,也许会有相似的感受。
(一) 两人合一的讲译者--专业•严谨
从一开始,我就被张博士与黄老师配合默契、双人合一的翻译所吸引。有朋友觉得这样很具有戏剧性,很新奇。而我看到课程的讲译者为学员学习效果最大化,在准备上的一丝不苟与良苦用心。讲者与译者,几近一致的语气、语调、语速,手势、动作,把学员迅速带入课程设置的情境;无缝对接的翻译,让学员单位时间内尽可能吸收更多的内容。两合一的讲译,让我们看到团队的力量,看到讲译者的默契,更看到他们对学员的负责任。讲师这样的状态,让我们也迅速进入自己的状态,进入这样专业的课程。这样两合一的讲译风格贯穿始终,包括后面的译者王松花老师,看到她付出自己最大的努力。作为学员我们除了了解到这样的技术,还有默默的感动。
(二) 熟悉又陌生的道理--打通盲点
“ABC法则”“惯性思考蓝图”“丰盛思考蓝图”......这些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仿佛已经知道的道理。而在实际生活中,正是这些道理大家都以为很容易明白的,遇到事情,能够觉察或运用到这些思考方式的,却寥寥无几。
张博士的讲解深入浅出,把NLP理论,融入一个个俯首可拾的教育情境、生活小故事,不厌其烦、层层剥笋地带我们看到自己的在知与行之间的盲点。如事物本是中性,只有人的思维方向,才带给人不同的情绪,不同的反应。
NLP不仅在于技巧,更在于了解自己的思考模式,让自己对情境有更多的选择,更多的方向。NLP的智慧在于提供我们更多选择的方向。道理一通,技术、方法应运而生。打通知行间的盲目,让知行更合一。
(三) 小游戏大收获--体验学习
在张博士的课堂里有许多有意思的小游戏,除了作为气氛的调节,对我们对理论的理解很有帮助。我自己印象深刻的其中有个:五个步骤一起叫“YES”。这实际上是我们很熟悉的一个鼓励手势。经张博士的演绎。不仅可以我分解作为循序渐进的热身,还可以让大家有准备地做共同一件事情,达到好的效果。并不感觉到被迫或不舒服。还有就是在场地找“顺眼”和“不顺眼”的事物。这个活动的导向性很强,从开始我们就知道结局。但当张博士让我们明白,一切与事物无关,只与我们的主观看法有关,我们如再次醍醐灌顶。回到生活中,再看到“顺眼/不顺眼”时,开始有了新的思考。
(四) 后续的的力量――源远流长
张博士课程这两天,看似没有实践许多技术,刚开始还有一些遗憾,随着离课程结束的日子渐行渐远,课程的影响似乎一直持续着,并且在放大。
这一次,我开始从内在比较明白什么叫“NLP”,这个神经语言程序是如何地影响我们的思维乃至于行动。理论就是思维方向,是给我们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回到生活、工作中,发现一些问题,我们开始有了新的思路,技术和方法应运而生。张博士给我们的不是鱼,是钓鱼的方法。
张博士的声音很容易入心,有许多人说,如同催眠。我揣测,暗示技术在这个课程中,实在用得不少。包括让我们回到会场的,很深很远的声音。当“小游戏大收获”“踏脚石还是绊脚石”在课程中数次重复时,这些提示性的小句也进入了我们的心灵。
课程结束后,我自己面临一个困境。与一位上过此次课程的朋友聊起来,最后打动我的还是“小游戏、大收获”。让我看到,生活中自己能掌握的部分是有限,但把有限的部分做好,也能别人来去收获。把心绪卡在自己不能掌握的部分,对自己无利,对别人也无益。心开了,障碍没有了,内心清明许多,更多更好的活动设计涌入我的脑海。没有想到,当时在课堂上耳熟能详的“小游戏、大收获”能打通内心的障碍。恍如被催眠一样,又回到了课堂的情景:“凡事都有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向。”“智慧在于适时地找到不同的方向。”......
上两天张博士的课程,如同遇到一位内力深厚的高手,用内在的力量为我打通的经脉,表面上来没有学什么招式,而新的招式在面临 各种状况时层出不穷。张国维博士的NLP课程,带给我我看世界新的眼光,新的视野,更开阔的方向。
感恩•感谢•感动,参加张国维博士的课,是幸运,也是缘份!
2008年5月21日
延伸阅读:
张国维博士广东省教育学院主讲《NLP智慧老师工作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