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忙又累,身体如何吃得消?学教练式管理,老板解放,业绩暴涨! 点击咨询详情
NLP研究院网全国分院图
首页   >   心理新闻  >    内容

做一个卓越的父母

作者:唐云峰|文章出处:NLP研究院|更新时间:2009-06-04

     本站2009年6月4日讯:2009年6月2日,由中国NLP学院青少年分院(布鲁斯)举办的首期亲子平衡营在布鲁斯领袖才能研修中心开课。首期平衡营课程为期一年,分12次,共36课时。由中国NLP学院青少年分院创办人林清先生担纲主讲,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强大的专家团将担任此次系列课程的顾问。共有来自珠三角各个地区的近20个家庭参加了此次学习。

       一位智慧的父母,从来就不是一位真理的施舍者,他是一位领路人,一位通向真理的引导者,而这真理必须由孩子自己去发现。亲子平衡营就是支持父母成为孩子最有力的领路人、引导者,让孩子走属于自己的英雄之旅。
 
觉察家庭中的微妙关系
     在课程中,林清教练用一种独特的方式让在座的家长去察觉家庭各成员之间的微妙关系:在一张“神奇”的白纸上手绘我家现在的模样,在大家都画完后,林教练让大家看着自己那张“神奇”的画问自己:

    1、我的感觉是?

    2、我的发现是?

    3、我的渴望是?

    4、我的承诺是?

    5、我的行动是?

       这几个颇具威力的问题,一下子将在座的家长们带入了深层的自我沟通状态里。事实上,很多家长已经从图画中发现了很多微妙的关系,为什么画中的孩子是背向父母的,为什么孩子离父母那么远......平常不曾留意到的,却在这张神奇的纸上显露无遗。
 
屋 • 家庭 • 家
    鸟筑巢,人建屋,家也。家是个大圆圈,家庭是个小圆圈,大包容小,小是大的一个组成部分。家庭是家的一个部件,构件。这是周玉明、赵鑫珊伉俪所合著的《我有家吗?》中对屋、家庭、家的最经典的诠释。林清教练也用自己独到的见解阐述了屋、家庭、家之间的区别:

     屋:物理上的空间

     家庭:心理空间

     家:精神上的空间

       多少人追寻了一辈子不都是为了回到那心灵深处的“家”吗?正如《我有家吗?》里面表述的:我们每个人都有必要扪心追问一下,拷问一下自己:“我有家吗?”这里的家既不是指房屋,也不是指家庭。在本质上,这一追问不属于社会学范围,而是重重地落在了很深的哲学层面。没有回答。只有心灵山谷里的一个很模糊的回声在久久回荡“我有家吗?”家者,情之聚也,非屋之固也。林清教练用一个独特的体验让在座家长体验到其实每个人都有“家”!
 
做一个卓越的父母
       在3个小时的研修里,在座的家长们既有深刻的体验,又有激情的碰撞,还有思想的交流;在笔者看来这算得上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享受。最后,林教练分享了作为一个卓越的父母架构图:

    1、环境的照顾——营造孩子的成长环境

    2、行为的教练——促进孩子行为的转变

    3、能力的教授——教授孩子重要的人生功课

    4、价值的指导——指导青少年异质价值观

    5、身份的支持——协助孩子成为想做的人

    6、灵性的唤醒——唤醒孩子心中的使命

       一个课程的价值,不在乎导师说了什么,而在于参加者吸收到了多少。在课程现场,笔者见到的是家长们全心地投入,收获后的喜悦;课程还没结束,在座的家长们就迫不及待地打听下一堂的开课时间了。而林清教练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让家长们如痴如醉,受益匪浅。笔者相信,在接下来的研修里,将会有更多美妙的事情等着我们去体验,去发现......

课程实录:

                                     手绘我家

                                                   身体练习

   相关链接:   

什么是亲子平衡营?

热烈庆祝青少年分院成为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实践基地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