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忙又累,身体如何吃得消?学教练式管理,老板解放,业绩暴涨! 点击咨询详情
NLP研究院网全国分院图
首页   >   心理新闻  >   认知心理新闻  >    内容

第五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纪要

作者:佚名|文章出处:网络|更新时间:2009-10-19

  "第五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于2007年5月10日至12日在湖南大学举行。大会共收到论文摘要270余篇,来自国内外的300余名代表出席了本次大会。5月11日上午,大会开幕式由湖南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刘正光教授主持,湖南大学副校长张强教授向会议代表致欢迎辞。中国认知语言学研究会会长、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束定芳,国际认知语言学会会长、Hamburg大学教授Klaus-Uwe Panther分别向大会致辞,预祝本届研讨会圆满成功。中国认知语言学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辉教授宣读了研究会名誉会长沈家煊先生发来的贺信,并就研究会的事务向大会作了汇报。

  本次大会的中心议题是"全球化语境下中国认知语言学研究的发展与前景"。先后有7位专家、学者围绕这一议题作了大会发言。加利福尼亚大学Ronald W. Langacker教授在其题为"Finite Complements in English"的报告中以英语的限定性补足语(Finite Complements)为例,指出语义研究与形式研究相互依赖,二者应同时进行。语法同样具有符号特性,它只存在于语义和音位的结构共同体中,它们的概念特征对语法描述而言是必不可少的。徐盛桓教授运用"基于模型的常规推理"理论框架对汉语中广义的拈连现象进行了探讨,认为拈连是自主成分对依存成分的拈连,依存成分和自主成分是两个不同的认知域,自主成分-依存成分的推衍就是这两个认知域的转换。前国际认知语言学研究会会长、Leuven大学Dirk Geerearts教授作了题为"Methodology and lectal variation in usage-based linguistics"的报告,他通过对荷兰语口语中使役动词doen和laten的分析,指出以用途为取向的认知语言学需要采取多变量分析的方法,对各种言语变异(lectal variation)进行研究。Klaus-Uwe Panther题为"Motivation as an Explanatory Concept in Linguistics"的报告,通过案例分析,指出动因(Motivation)是语言学的一个解释性概念。湖南大学谢少波教授的主题是"Beyond the Linguistic Moment: Jameson's Dialogue with Derrida",主要探讨了詹姆逊关于历史的概念,认为解构主义的"历史"是语言无意识的历史,詹姆逊的"历史"则是政治无意识的历史,詹姆逊的"事实的瞬间"(moment of truth)概念总是暗含著与德里达的符号或意义的"痕迹-结构"(trace-structure)展开对话。加利福尼亚大学的Raymond W. Gibbs, Jr.教授在其题为"Metaphor Wars: Conceptual Metaphor in Cognitive Science"的演讲中,从多学科的视角对"概念隐喻"理论进行了探讨,提供了一种隐喻研究的新方法,以解决长期以来关于概念隐喻的某些纷争。Tel Aviv大学的Reuven Tsur教授在其题为"Cognitive Poetics and Speaking the Unspeakable"的发言中,通过对诗歌的意义、感情、无以言表的经验以及声音结构的综合分析,探讨了诗歌的概念语言转换成经验语言的一些技巧。

  研讨会安排了两个半天的分组讨论,与会代表分成20组,围绕著"全球化语境下中国认知语言学研究的发展与前景"这一主题,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出发分别对语言习得、构式语法、语篇分析、概念隐喻、外语教学、认知与语义、认知与语用、概念合成、认知与翻译、认知诗学等主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热烈的讨论。

  在本次研讨会之前,5月9日至10日,这次会议的主办方中国认知语言学研究会和湖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共同举办了讲习班,分别由Gibbs、Tsur、Langacker、徐盛桓、束定芳、刘正光等教授主讲。Gibbs教授通过丰富的实例,详细阐述了他们一个庞大的研究小组历时7年刚建立起来的一种隐喻辨认程序(MIP),认为这是分析隐喻、指导隐喻教学和研究的一种可靠工具;Tsur教授的讲座(Sound Symbolism, Synaesthesia, and the Ultimate Limit)探讨了声音象征和通感之间的相互关系;Langacker教授的主题是The English Present: Temporal Coincidence vs. Epistemic Immediacy,探讨了英语中现在时所包含的种种意义;徐盛桓教授的讲座对他在2005年提出的"基于模型的语用推理"理论中的"心理模型"作了进一步的解释,并从类层级结构(type hierarchy)的形成对该心理模式的知识结构的形成和特点作了详细说明;束定芳教授的讲座以《水浒传》中108将的绰号为语料,分析了绰号的构成方式和使用特点,发现绰号一般通过隐喻或转喻构成,能更直接、形象地反映人们对所重新命名对象的突出性区别特征的感知和认识;刘正光教授以"转喻与宾语转换"为题,探讨了汉语中宾语变换的认知机制及其理论意义。

  在为期两天的研讨会期间,举办方还利用11日晚上组织了两个规模较大的认知语言学工作坊,分别由Geeraerts教授和Panther教授主讲,主题分别是Prototypicality and Multidimensional Models of Meaning和Conceptual Metonymy,代表们争相提问、踊跃发言、与两位认知语言学家积极互动,加深了对国际认知语言学发展前沿的了解。

  本次会议还增补了常务理事,他们是:张克定、刘辰诞、刘国辉、廖巧云、钟书能、徐李洁、齐振海、王义娜、王松鹤、王军、钟守满。在本次会议期间,50余人报名加入中国认知语言学研究会。

  5月12日下午,大会举行了闭幕式。闭幕式由刘正光教授主持,石毓智教授对分组讨论的情况作了总结性发言,束定芳教授作了大会总结。大会全体代表向本届大会的承办单位,湖南大学外国语学院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他们为筹办本届大会所付出的辛劳和努力。同时也感谢高等教育出版社、外教社、外研社、北京飞宇科技有限公司、广东蓝鸽科技有限公司对本届大会的支持。

  最后,2008年第六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承办单位北京师范大学与北京第二外语学院代表发言,邀请大家2008年10月聚首北京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