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启团NLP执行师课程:揭开改变现状的秘密 一套人性说明书,明白自己读懂他人
事件聚焦:
网上鼓吹、教唆他人集体自杀的歪风从外国吹至香港,近期有香港网民在社交网站设立“我要练习自杀”群组,吸引近200名网民登记讨论自杀方法。有人更提出仿效外国年轻人,约定下月圣诞节前集体自杀,其中一名中学女生更于本月初“试死”,在天水围校园企图自杀,令这一群组曝光。事件曝光后,该自杀群组已被实时删除,但事件在香港社会已引起广泛讨论。
“我要练习自杀”群组曝光详情
据悉,该个“我要练习自杀”群组在网站上已出现一段时间,内容主要讨论自杀的方式,在被删除前已吸引近200人登记讨论,当中有人留言觉得生活不如意、觉得自己无用、自卑,又或者不满意自己的样貌等,因而感到精神困扰,没有生存意义等。另外也有人提议相约下月21日圣诞前一起寻死,并讨论自杀的方式,曾有自杀经验的“过来人”更详细描述整个自杀过程。
及至本月初,一名中学女生在天水围就读的中学企图自杀获救后,向跟进辅导的社工透露,曾在社交网站登录该个“我要练习自杀”的群组浏览。社工事后也成功登录该网页,认为事态严重,遂通知校方及报警。
香港警方高度关注积极跟进调查
香港警方高度关注事件,指派商业罪案调查科跟进调查。元朗区中学校长会,11月25日晨更就事件召开大会,邀请警方及教育局代表出席讨论,警方强调任何人若教唆他人自杀属刑事罪行,最高可被监禁14年。
元朗警区指挥官李建辉总警司:警方虽不会主动监察互联网活动,但在日前接获社工通报,有学生参与该个“我要练习自杀”的群组讨论后,已实时交由商业罪案调查科科技罪案组跟进,设法追查曾经浏览该个群组的人士,惟要确切追查到所有参与群组的人士有一定困难,因群组人士可能来自任何国家或海外地区。有关群组的网页25日已被删除,警方会联同社署及教育局研究如何加强学校教育,灌输生命正能量给青少年,家长也有责任关注子女的行为表现。
香港保安局副局长黎栋国:网络是虚拟世界,较难确定群组发起人的身份,难以估计开设群组的动机。他呼吁青少年要珍惜生命,面对困难应该寻找协助。
香港各界呼吁关注青少年心理教育
元朗区中学校长会主席邓振强:遇有困难时可向学校、社工及家长求助。邓又表示过去2个月,区内学生表现平静,但他承认青少年在网上较为活跃,认为有关单位可以考虑增设专门针对网络活动的社工或辅导组织。另外,邓又认为有自杀问题的学生,一般会在事前主动向教师或家长发出求助讯息,如果教师及家长提高警觉,可及时发现问题。
香港教育局:学校发展主任正联络学校,提醒学校利用“评估青少年自杀危险的清单”,识别高危学生,把有关学生转介给社工、教育心理学家或专业人士跟进。
社署发言人:已呼吁全港学校社工密切留意校内学生行为,并为有需要学生提供适当辅导。另由本月1日起,社署已向香港撒玛利亚防止自杀会增拨每年约84万元,加强互联网上的防止自杀服务,包括主动浏览及跟进网上的自杀留言和信息,以便及早介入,提供辅导。
港青少年自杀背后的社会问题
在香港,青少年有自杀倾向的新闻事件时有发生,让我们透过这一幕幕触目惊心的案例,共同思索这种现象背后的社会问题。
1、香港近千学生博客内写心事三成有自杀念头
香港一名12岁女童日前在开学不久后寻死,传媒发现其博客早已透露心迹,提及与家人关系恶劣,常感到孤独等。辅导机构“生命热线”开学前便在互联网上找到近千名年轻人的博客,发现他们在其中透露自己因开学感到困扰,其中3成更有自杀念头。
2、港13岁女中学生被同学嘲讽“又丑又蠢”欲跳海自杀
香港一名13岁女生去年升读中一至今7个月,一直被同窗排挤和嘲讽“丑样兼蠢”,她2009年3月2日离开长洲的寓所后,竟走到附近海滩,企图没顶自杀。幸有南亚裔地盘工人见状,实时下海将其救回安全地方和报案。
3、港17岁少女网上购减肥药服后精神异常欲自杀
爱美女士减肥时需三思,有17岁少女在网上购买“ShowParty瘦身派”减肥药,服用一个月后精神异常,出现妄想及自杀倾向,求医一周后情绪仍未平复。
4、港19岁少女疑受失业困扰跳天桥自杀现身受重伤
屯门一名无业少女,疑因长期失业困扰,2009年5月20日在兆康路近兆康站离地15米高的行人天桥上跃下,跌落屯门公路往新界方向行车线,虽未被经过汽车辗过,但仍身受重伤,经送院救治,情况严重。
5、香港一学生网上留言称压力大预告考试后自杀
不少父母均望子成龙,对子女校内成绩格外紧张,在中华基督教会扶轮中学的网上学校留言板,日前有一名自称是该校中四生留言批评母亲期望过高,令其承受很大心理压力,感到心灰意冷,更发出2个月后的“死亡预告”,声称会完成2个月后举行的校内考试后,便结束生命。
青少年相邀集体自杀背后的思考
思考一:香港青少年为何如此轻视生命
近年来,香港青少年不珍惜自己生命的现象令人忧虑。一些青少年漠视生命,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未能理解生命的意义,不知道人究竟为什么而活着。无法承受生命中的困难与挫折,是青少年轻视生命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思考二:网络为何成为自杀的工具?
对生活失去信心的人,进入这个虚拟的空间,和陌生人讨论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启齿的困惑。他们被压抑的心情可能由此得到排解,但也可能受到蛊惑和引诱,最终走上不归路。
想自杀的人内心是孤独的,而在选择死亡方式的时候,他们却不愿意孤单地去死。因此,通过网络邀约“志同道合”者便成为一种选择。
思考三:集体自杀为何在青少年中会“占有市场”
自杀的事例中,相当大的一部分人是源于抑郁症、强迫症等心理疾病。这些疾病的病根大多在少儿时期形成,但入学身体检查中并无心理疾病检测这一手段。社会应加强对青少年的引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