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忙又累,身体如何吃得消?学教练式管理,老板解放,业绩暴涨! 点击咨询详情
NLP研究院网全国分院图
首页   >   心理新闻  >   社会“心”闻  >    内容

杨凤池:给来访者一根点金棒

作者:佚名|文章出处:北京晨报|更新时间:2010-01-15

  有人说,虽然节目时间短暂,但杨凤池的谈话似乎有一种魔力,总能拨动你的心弦。

  从10月10日(世界精神卫生日)至10月14日,央视《心理访谈》连续五天播出特别节目《心理健康大家谈》,再次引发社会走梦魇,给他们阴冷灰暗的心带来光明和温暖。

  体验 关于节目

  演播室咨询更难

  演播时间短暂、空间暴露,还要默契配合,这对专家是挑战

  当今社会中,工作变动、人口流动、竞争加剧导致亚健康情绪层层积累,以至于有人说,人类进入了情绪负重时代。由于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和人们对心理学认识程度的不足,使很多人在出现心理困惑或产生情绪问题时不会寻求心理学工作者的帮助。于是,看《心理访谈》节目就成为许多人进行心理自助的首选途径,不过为人们提供心灵鸡汤远远不像看上去那么简单。杨凤池告诉记者,对惯于在治疗室内工作的人而言,在电视上做现场咨询挑战极大。因为会谈时间有限,每期节目25分钟,环境也有很大的差异,《心理访谈》栏目的现场相对来讲比较暴露,有很多节目组工作人员,而正规的心理咨询室设置相对封闭和私密,使人感到温馨、安全。除了需要迅速让来访者有安全感,专家还要敏锐地把握来访者存在的心理问题。来求助的人可能是一堆问题,他分不清主次和脉络,如果专家不是在演播室而是咨询室里,就会一个个问题进行解决。但在演播室里,必须在众多的头绪里找到突破的一点,帮他做一个初步的解决。杨凤池说,节目要求专家既处于放松和自然的状态,精力又要高度集中,还要与主持人默契配合,看来轻松,做得恰到好处著实不易。

  交谈的人文关怀

  场内情感共鸣,场外保持距离,这是杨凤池谈话魔力之源

  在《心理访谈》这种实践性特别强的场合,专家是否只有纸上谈兵之技,立刻便能暴露出来。杨凤池的谈话闪烁著智慧理性之光,既通俗,又脱俗,坦率,但充满深切关怀,从不泛泛而谈,卖弄学问或故作玄虚。有人说杨老师的谈话似乎有一种魔力,总能拨动你的心弦。这归功于他信、达、雅的“翻译”技术,“如果不能把晦涩的、老百姓难于理解的心理学术语,准确翻译为喜闻乐见的语言传输给来访者,那人家就不会真正信服你。”

  节目做完后,经常有来访者要求和杨凤池保持私下联系,请他吃饭,但这都无一例外被他拒绝了。一个能在较短时间的咨询过程中,赢得来访者的信任、尊重并且与来访者建立相对紧密关系的专家,为什么不能在咨询情境外和他交朋友?杨凤池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虽然在咨询室里,医生和来访者在咨询室很平等,很亲切,很有情感共鸣地交流,感觉就像是朋友之间的友谊,但这往往是一种误解,因为真正咨访关系包含了大量的心理学意义在里面,这与普通的友谊关系有著本质的区别。假如违反了这个伦理,后果是严重的。杨凤池说:“假如这种关系在咨询外继续保持,就会导致他们移情、依赖,发展他们以往人际关系中让他们不健康的那种关系。比如说一个不断和异性迅速发展亲密关系以至于无法认真地爱一个人的来访者,如果面对一个异性咨询师,他(她)潜意识里就会倾向于将咨询师拉进其个人不良关系模式中,假如咨询师没有拒绝,那么他治疗病人的作用就荡然无存了。”

  咨询师不是万能

  心理咨询不可能包治百病,精神病患者应看精神科

  《心理访谈》栏目自开播以来,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反响,该节目的收视率节节攀升,但公众的极大关注使杨教授的个人生活和工作受到比较严重的搅扰,这让他感到很无奈。“现在走到大街上就有老太太说我看你节目了,救救我们家孩子吧;我打开信箱,一封一封的求助信;电话一响,就让别人接,采访能躲就躲;上班的时候我先要看有没有人在门口等,有人我就绕到另一边去。你拒绝他,显得不近人情,你要接受,你就甭睡、甭吃、甭休息,这么做也做不完。而且很多人根本不理解心理咨询的对象是哪些人,以为所有精神、心理有疾病的,《心理访谈》都能帮助,我们有被神化的倾向。实际上我做不了这么多事情,精神病患者应该到精神科,我只负责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服务的对象就是相对正常的人,心理治疗不负责解决诊治精神障碍的问题,这是杨教授这么多年一再强调的,也是公众、媒体和主管部门经常混淆的概念。杨凤池希望那些想上《心理访谈》的人要搞清楚,能不能跟人进行清醒理智状态下的对话。“适合接受心理学帮助的人是哪些人呢?他对自己的生活状态认识比较接近实际,有良好的沟通能力,能把自己的苦恼说清楚,自身存在很大的冲突和矛盾性,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又要面子,又要里子。他们有各种各样的困惑,而这个困惑用他个人的力量又不能解决,但是他照样可以正常地、体面地工作和生活,这是我们入围的标准。”至于什么人不适合,杨凤池举了个例子,比方有孩子不上学不出门,上网玩游戏,吃饭睡觉,父母说你老这样怎么办?“爱怎么办怎么办”。你靠什么生活?“吃你的呗”。我老了怎么办?“到时候再说”。这人你别看行为极不正常,但他内心没有冲突,不焦虑,挺坦然,这人不是心理咨询的适宜对象,就得去看精神科了。

  给来访者点金棒

  帮助来访者找到深层原因,帮助他掌握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

  在大家印象里,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需要一个过程,少则几个月,多则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而从播出的节目来看,一些困扰来访者的心理问题通常被比较顺利的妥善解决,这似乎过于神速和简单了些。杨教授解释道,心理访谈不是一种纯粹治疗性的活动,它毕竟还有电视节目的一些特点,毕竟是在电视媒体上播放的类似心理治疗的节目,不能等同于心理治疗。而且,“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专家必须将视野集中在诸多问题中的某一具体问题上,那么你做工作就会更有针对性,就更可能出现好的效果。我们可以帮助来访者领悟到这个具体心理问题的深层原因,通过指导,帮助他掌握解决这个具体心理问题的方法,转化成他个人的成功经验,而这次经验将有助于解决其他将来可能出现的问题。就像在一盘棋中找到一个突破口,进而把整盘棋救活。我做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经验就是给来访者一根点金棒,而不是一座金山。不过,在这个具体问题解决的同时,我们往往会看到还有其他问题,这时我们会建议他在当地找心理医生继续治疗。”

  对话 关于自己

  心理也曾不健康

  心理学专业使个人心理健康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记者(以下简称记):在每期节目的片头,您都会说:心理健康才是真正的健康。给人的感觉很骄傲、自信,您一直处于这样一种“健康”状态吗?

  杨凤池(以下简称杨):我本人是从心理很不健康逐渐转化,通过自我改造,然后提高到目前的状态。实际上我的内心也经历了好多艰难的磨炼。比如说爱情的失败,在职业生涯里也是屡屡受挫,不过是愈挫愈奋、愈奋愈挫。

  记:您也遇到了像走进《心理访谈》里的人那样痛苦的问题吗?

  杨:早年的时候心理健康程度不高,所以应对不好生活中的挑战。当时的烦恼就是很常见的,和走进《心理访谈》的人相似吧,学习、工作、人际关系、恋爱处理不太好。但是我觉得自己最聪明、最智慧的选择是选择了心理学专业。我做了这个专业后个人心理健康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释放出积极力量

  使自己更宽容、更柔韧,就会更健康地生活

  记:这些挫折从来都没有消失过,每天都在折磨著好多人,您用什么办法应对呢?

  杨:挫折每天都在发生,但不是每天受挫折折磨的人都到楼上做自由落体运动。那这里就有答案了,人可能需要挫折。怎么应对?如果来了困难就躲开,躲到有一天,人生的路没有办法走下去。挫折不可怕,可怕的是对挫折恐怖性的想象。当面对挫折的时候,我就问一问自己:现在是不是最糟了?不是最糟,那我有什么理由不坚持下去?如果这种情况是最糟了,那它还会继续糟下去吗?就应该好转了吧。反正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没有人认为失恋是好事吧,但失恋让人成长,你不失恋就不知道你的爱情是什么,你还以为天底下所有人都适合你呢,失恋之后你就知道,凡是这样的,或者比这再好的就不行了,以我目前的状态,要想赢得更美好的爱情,就得大幅度地强身健体,提高自己的境界。所以,失恋是让人成长,不是让人毁灭。

  记:只要你能从消极的事件里发现积极因素,就是成长。

  杨:其实心理医生所做的就是帮助别人发现那些自身积极的力量,这些力量从来没有消失过,只是一直被压抑著,痛苦的人找不著方向。让我们得病的力量和让我们健康的力量,同样是心灵生命力,只不过用在了消极、自我伤害和伤害他人上面。想办法让自己变得更宽容、更柔韧,就会更健康地生活。

  链接-档案

  杨凤池,男,47岁,医学心理学暨精神卫生专业研究生毕业,硕士学位,首都医科大学副教授。现任首都医科大学心理学教研室主任,兼任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特殊职业群体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心理卫生协会副理事长。

  杨凤池教授自1987年开始从事心理健康工作,有18年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工作经验,曾获两项科研成果奖,一项技术改进奖。1995、1996和1997年三度赴意大利进修,学习心理分析和心理治疗技术,1996年获国际本体心理学会颁发的“临床心理学家”资格证书。1997年10月参加莫斯科第一届世界本体心理学年会,并做大会发言。

  杨凤池教授开展了大量心理学社会实践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并应邀担任多家电视台、广播电台心理节目的嘉宾主持,目前担任中央电视台《心理访谈》节目心理学专家。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