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忙又累,身体如何吃得消?学教练式管理,老板解放,业绩暴涨! 点击咨询详情
NLP研究院网全国分院图
首页   >   心理新闻  >   社会“心”闻  >    内容

海外各国这样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作者:佚名|文章出处:中国健康世界网|更新时间:2010-11-11

 

  来自俄罗斯:

  目前俄罗斯各类学校积极应用教育心理学成果,帮助心理有问题学生已经初成风气。俄教学机构中从事心理学服务专家已达约3.5万人。

  根据俄教育部规定幼儿园、中小学、少年宫、高等院校可在教育部领导下自发设立心理辅导教室、心理援助中心等。以中小学附属心理学机构为例,心理学老师如果发现某学生有攻击、害怕上学、不敢回答问题等表现,便会请学生来自己心理辅导教室,老师会努力创造出种家庭式氛围让学生感受关爱、呵护,使学生愿意说出是否曾有某些事情使自己内心受到“震动”。之后,老师会对其进行心理辅导,如有必要老师将建议学生参加演讲、韵律操、现代舞、空道等对其身心健康有益校园文体活动。

  来自法国:

  如果你拨通法国东部弗朗什孔泰地区青少年健康行动网协会电话,向法国专家请教解决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有效良方时,协会心理学专家玛丽-若泽 巴罗女土会毫不迟疑地回答说:“倾听!”。让有心理障碍的孩子尽情倾诉,然后再循循善诱帮助们恢复心理平衡。正是为给有心理障碍青年“倾诉天地”,该地区青少年健康行动网协会开通“倾听热线”,所有青少年、家庭和与青少年教育有关的,都可以免费拨打热线向专家倾诉烦恼痛苦,讲述遇到问题。与此同时接受倾诉专家需耐心听取诉说与倾诉者流提供有关咨询建议和心理帮助并保守秘密。

  来自新加坡:

  针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新加坡采取以下几方面措施:

  加强与青少年交流对话,专家们呼吁家长应该多与孩子聊天,鼓励孩说出心里话。学校和社区应多组织对话交流和研讨会等,通过种活动让青少年从社会吸取营养,获取抗御不健康思想的免疫力。

  严格控制网络。新加坡广播管理局对网络服务提供商和内容提供商实行许可证制度,要求服务提供商限制公众进入负面影响大的网址,这些社会学者还发起“孩上网遨游父母做什么”讨论提出“陪孩上网父母义不容辞”的主张。

  用丰富多彩的社区、社会活动吸引青少年,比如新加坡些社区区内学校推广一种被称为啪拉啪拉减肥舞蹈;新加坡旅游部门还为青少年开辟农场生态旅游;新加坡民协会组织青少年参加泅水、爬山、钻地道活动;体育部门每年组织万米马拉松跑;新加坡国际基金会组织青年去孟加拉国等一些第三世界国家参加助民活动等,这些活动对增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大有裨益。

  来自日本:

  日本特别重视让青少年体验社会和接触自然,通过了解社会和亲近大自然,使青少年身心获得健全发展。要求学校、家庭和社区有计划有意识地增加青少年到社会和大自然中去机会。

  1999年文部科学省实施“全国儿童计划”亦称“紧急三年战略”为青少年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创造条件,各种设施不断完善,如农林省有“儿童长期自然体验村”、环境省有“儿童公园休闲设施”、林业厅有“儿童森林俱乐部”、经济产业省有“儿童实验商店”和“儿童科学和制造教室”大学和科研机关有向青少年开放计划,此外还全国设置24小时咨询电话“儿童热线”、“育儿热线”编写《家庭教育册》和发行家庭教育录象等。

  从2000年度开始文部科学省又实行“儿童梦想基金”制度对组织和实施青少年教育活动团体提供50万、100万和300万日元不等金额的资助些教育活动包括体验自然(观察自然和野营活动等)、社会志愿活动(护理老年人等)、劳动体验(参加工农业劳动)和参观科研机关等。

  来自美国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协会(NASP)的结论每1000名学生需要配备1名学校心理学家。因此,美国各州的教育局都拥有一批学校心理学家,他们分别驻扎各中小学校为学生、家长、老师以及学校系统提供心理服务。纽约地区,几乎每所学校都有一群由学校心理学家、学校社会工作者、教育评估专家、学生辅导员和语言矫正师组成的“以学校为基地的辅助组”(School—Based Support Team即SBST)为普通学生和特殊教育学生进行日常心理辅导、心理诊断、心理咨询、评估和干预。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