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忙又累,身体如何吃得消?学教练式管理,老板解放,业绩暴涨! 点击咨询详情
NLP研究院网全国分院图
首页   >   心理新闻  >   NLP新闻  >    内容

NLP让你从“双输”到“双赢”

作者:Mark.Newman|文章出处:NLP研究院|更新时间:2010-12-02

  "请和你旁边的同学面对面做好,并举起你的右手。好,现在用力打向对方!"博士说。

  不过,并没有学员用力打向对方,最多也就是在对方的脸上轻轻滑过,没有真打。

  "为什么要选择去打脸呢?我并没有让你们这么做,你们也可以去打对方的手啊!"博士说,接着做了一个击掌的动作。

  "这样不是更好吗?"博士说完这句话后,整个课堂顿时安静了许多……


张博士讲课中......

  这是在中国NLP学院智慧联盟于2010年11月25日举办的第27期《NLP专业执行师国际文凭课程》第一阶段的课堂上,国际NLP导师--张国维博士和大家玩儿的一个小游戏。游戏虽小,却很值得我们去深入思考……

  首先,为什么我们的第一感觉都是去打对方的脸,而不是去打对方的手呢?一个明显的尝试似乎在告诉我们:打对方的脸,意味着互相伤害、攻击,结果是一个"双输"的局面;但"打"对方的手――击掌,则完全是另外一个意思:友好、合作、是共赢,结果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问题是,在结果如此泾渭分明的情况下,我们为什么都去选择了伤害,而不是共赢呢?

  这一切的发生,都是一种习惯性的定式使然。而这种所谓的习惯后面,是我们的"思想蓝图"直接来孕育和操作。

  接着,导师张博士指出。我们每天都在不停的作出选择--选择食物、选择行程、选择朋友等行为……当一些选择我们重复了很多次之后,就会形成习惯。而"思想蓝图"包含了所有这些习惯。

  例如,我们已经习惯了每天早上搭8:10的那班地铁上班;习惯了每天中午去公司楼下的麦当劳解决午餐;习惯了下班时去小区旁边的超市买日用品。

  在"习惯"的自动驱使下,"下意识"的作出一些行为,这些行为有好也有坏,坏的就例如在文章刚开始时那个"举起右手打向对方"的小游戏。正是在习惯的驱动下,下意识地做出判断:要用手打向对方,就是要打对方的脸!似乎没有其它的选择,更可怕的是我们根本不会去想还有没有其它选择。

  行为的不断重复会形成习惯。习惯的不断会形成信念。信念不断的累积,就直接左右着我们的处世模式,做出各种行为和决策,表现为一个人的命运,一个家庭的荣辱,一个民族的兴衰。

  可见,个人的信念系统决定一个人的命运;一个国家的共同价值观决定一个国家的命运。

  此时,矫正我们的负面信念,拓宽我们的狭隘价值观,更新、优化我们的思想蓝图,就显得越来越重要,此时我们也更进一步理解:伟人邓小平提出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指导原则是多么有意义,提出一国两制、港人治港的政策策略是多么睿智,这后面是多么灵活和宽广的信念价值观系统和思想蓝图。

  在和平与发展的环境下,"和在两利,战则双输"。

  狭隘的思想格局让路越走越窄,良好的思维习惯则让我们的赢得未来。只是我们不得不去警惕我们思维领域的病毒:是什么阻碍了你,用手打向对方时,第一选择竟然是对方的"脸"?!生活工作中,绝对没有这样夸张的情境出现,但它给予我们的警醒却那样深远,因为它直接拷问着我们的思维定势与惯性的品质。

  张博士接着说:在NLP中,一个选择是没有选择;两个选择是进退两难;三个选择才是选择的开始。NLP就是让我么自己看到更多的选择,就需要更为丰盛的思想蓝图,如此才会看到更多的可能性,决策时才会双赢,甚至三赢、四赢……

  NLP中,丰盛自己思想蓝图的方法有很多,限于篇幅,今天我们就简要认识一下以下两点:

  一、加强自己的觉察力


学员认真听讲

  思维的老旧和固化,首先来自于觉察力的褪化与异化。我们没有足够的认真和细心以及好奇心去察觉那些更多的可能性,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在这里,我想以一个关于好奇心的例子来更好的说明一下这个方法。

  这个例子的主角是一个美国的年轻人。有一天,他下班回家,经过一条小路,发现有两只狗在草丛边小便,在不经意间,他发现这两只狗小便的流速有快又慢。他很奇怪,因为这是两只几乎一模一样体型的沙皮狗,可流速为什么又差别呢?他带着这份好奇心对这个现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后来大家知道他发现了什么吗?可能有些读者已经猜到了,不错,他发现了糖尿病。

  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直观的看到加强自己觉察力的重要性。生活与工作中,要做到与众不同,创意不断。就需要有一整套方法和策略,来让我们学会观察生活,体察生活,发现更多的可能性。

  这让我想起了博士讲的另一个故事:

  这个故事讲的是一对父子。有一年,儿子放暑假回家,父亲陪他上街去买衣服。在一个十字路口,他们一起等绿灯。

  终于,绿灯亮了,父亲像往常一样准备拉着儿子的手过马路。可让父亲奇怪的是,怎么拉都拉不动,儿子倔强的站在那里不动,而且带着一副不情愿的表情。

  父亲刚开始有点生气,不过,他突然意识到:儿子已经十八岁了!已经是一个把自己当"大人"的年龄了。他开始不喜欢自己再被当做小孩子,需要被父母拉着小手过马路了。

  这时,父亲配合的把自己的手搭在儿子的胳膊上,儿子刚开始有些意外,不过马上就开心的拉起父亲的手向马路对面走去……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父亲心理状态的转变,从刚开始的不理解到意识到儿子的成长。如果父亲没有意识到拉着儿子过马路已经不合适了,那结果可能是儿子不开心,父亲也不开心的"双输"局面,而意识到之后呢,不仅儿子觉得父亲已经把自己当大人了,父亲也会为儿子觉察到自己的独立而开心。因为,作为父亲,可能任何人超过自己都会觉得不舒服,唯有自己的孩子超越自己的时候,会更加开心。

  敏锐的觉察力,并不是与我们无关,相反,如果我们要有更加幸福的生活,更加成功的事业,离开它,似乎都不可能。


学员细心记笔记

  商场上,如果我们能见微知着,随时感知到合作方的细小变化,就能防微杜渐、未雨绸缪,主动把握有利时机做出正确决策,立于不败之地;

  夫妻中,如果我们能够及时察觉伴侣的情绪与行为变化,并能够多角度看待其行为后面的正面动机,就可以避免许多不必要的争吵。幸福的家庭是成功人士的是坚强后盾。

  家庭里,如果我们对孩子的一举一动又敏锐的觉察力,就能让孩子身心健康成长,一家人其乐融融,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将比同龄人更胜一筹,光耀门楣的梦想就能一代一代变为现实。

  让人们具有敏锐的觉察力,正是NLP专业执行师课程重点探讨的课题。与此同时,我们看到一条绝对让我们乐观不起来的新闻:

  "在全球21个受调查国家中,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第一,想象力排名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这是市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昨日分组审议《重庆市义务教育条例(草案)》(简称草案)时,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胡健康发出的感慨。

  敏锐观察力,良好创造力的丧失似乎正在乡下延伸,毒害着我们青少年……

  二、提升觉察力,有方法

  当我们觉察到卓越人士的杰出表现,如果仅仅停留在赞叹层面,并没有多大意义。更重要的是人们如何也能学习到、甚至复制到他们卓越的结构。

  NLP的灵魂之一就是模仿卓越。因为NLP这门学问本身就是模仿卓越的结果。它是美国加州大学的Richard.Bandler和John.Grinder于20世纪70年代深入地研究美国心理治疗领域的三位宗师:完形治疗法(GestaltTherapy)的FritzPerls,家庭治疗界的VirginiaSatir,催眠治疗界的Milton.Ericson,并将三位宗师的语言、行为及思想模式进行分析和解码,编辑成一套可操作技巧的结果,它本是就是一套系统的方法论与世界观。或许它还不能上升到经典哲学的层面,但是它易学易用的特点,却实实在在为老百姓提供了一套从平庸到优秀,从优秀到卓越的法则。

  本期NLP课程,尽管收费并不低,时间不短(共12天),学习者众,而且很多还经常回到课堂做学长。笔者有些不解,于是采访现成一位学长--项女士,她告诉我:我也学习很多管理课程,如中大的EMBA等,课堂老师讲了很多,只是发现,回去以后很多东西都不知道怎么用。但NLP不同,我学习了,基本上天天都在用。

  我终于明白了:正是易学易用,让NLP广为传播的重要原因。正是让人们的生命发生了真切的改变,即使学费不低,学习的人也越来越多。

  世界上大多数的事情发生,本身并不是什么问题。只是我们如何看待和处理问题。觉察则双赢,迷失在双输,如此而已!

       或许,NLP就是这两者之间最好的桥梁之一!

       课程资讯:
                          第28期NLP专业执行师国际文凭课程


每天,学员都起身欢迎张博士开始一天的课程......

小组讨论

课程现场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