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启团NLP执行师课程:揭开改变现状的秘密 一套人性说明书,明白自己读懂他人
日本核电站泄漏事故备受关注,在浙江有谣言称食用碘盐可以防核辐射,引发宁波等一些地方出现碘盐抢购现象,专家认为谣言荒谬,抢购碘盐毫无必要。
这波谣言不胫而走,迅速传播。近日,南京、苏州等地发生市民抢购碘盐。抢购者担心日本核电站爆炸对人体有影响,买点加碘盐回去吃预防核辐射,有的则担心海水被放射性物质污染,没法再提炼盐。虽然这样的谣言听来令人啼笑皆非,却折射出“心理地震”比强震、海啸乃至“核危机”更可怕。
大凡重大自然灾害或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总会有各种谣言如影相随。日本东北地区发生地震后,与之相关的谣言也大量出现。谣言的泛滥显示了灾难之后人们对于信息的高度求知欲。但由于信息的不透明和知识普及的不到位,谣言也会带来一些无谓的恐慌。自福岛第一核电站接连发生4起爆炸事故后,“核恐慌”的阴云又开始扩散,距离电站千里之遥的部分国人开始担心核辐射可能对自身造成的危害。事实上,此次福岛核电站事故远未形成最坏的结果,即便发生核燃料的泄漏,对中国的影响也不会有人们想像的那么严重。
对此,我国政府作出了积极的应对姿态。环境保护部(国家核安全局)自3月12日起,已全面启动全国辐射环境监测网络,监测结果已在环境保护部网站上公布。截止15日上午9点的包括北京、上海、沈阳等41个城市的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站空气吸收剂量率均在正常水平。目前,我国各地辐射环境监测均未发现异常。相关专家也作出科学解读:在历史上,即使是切尔诺贝利事故这样的严重事故,一般认为其真正造成永久性伤害污染的半径是50公里,而封闭撤离区是半径30公里,其他衍生灾害也局限在数百公里内。切尔诺贝利核电站释放出的放射性尘埃最远也只到达1100多公里外的瑞典,且影响微乎其微。中国大陆距离福岛核电站最近也有将近1000公里的路程,因此即便处于放射性物质扩散方向上,也不用担心受到影响。而最新的消息报是: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应对日本福岛核电站核泄漏有关情况的汇报。会议决定立即对中国核设施进行全面安检;立即停建不符合安全标准的核电站;核安全规划批准前,暂停审批核电项目等。会议要求继续加强辐射环境监控和重点区域监测。根据国家核事故应急协调委员会专家组分析,福岛核电站目前泄漏的放射性物质经大气和海洋稀释后,不会对我国公众健康造成影响。既然如此,何以还出现抢购碘盐的现象?
某些国人的信谣、传谣乃至跟着谣言走,折射出国民科学素质缺失。谣言事件,屡见不鲜。不久前,江苏响水发生的“谣言大逃亡”、导致四人死亡就是典型的一例。日本大地震发生后,在停电、交通中断、余震不断的情况下,我们看到是秩序井然,除了海啸袭来导致公路、车辆、房屋倾覆的一片狼藉外,没有看到突发事件发生后常见的大量人群聚集、骚乱的场景;没有人声鼎沸、夺路而逃的慌乱景象,连候车回家的人们都是默默地排队。而且也没有从报道中耳闻出现大面积抢购生活物资和出现趁火打劫的暴力犯罪现象。相较之下,在日本核泄漏对我国没有造成影响的情况之下,就出现了多地抢购碘盐之风,杞人忧天到了荒唐可笑的地步,实在令人汗颜!当然,国民素质不是一天养成的,需要融入平时的宣传引导、教育普及,也需要从日本国民的冷静应对中借鉴经验。当下最重要的,不仅是专家出来辟谣,政府信息公开更要走在谣言的前头,使之不攻自破,失去传播的市场。
谣言止于智者,更止于“治者”。政府发布信息更加迅捷、真实、具体、透明,才能掌握主动权,让公信力回归,让民众始终相信官方信息,即便在突发事件发生期间也坚信不移,除了相信官方信息和专家建议,别无选择。沿海地区的核辐射监测数据要及时公开发布,作出相应的专业解读;要随时应对数据的动态变化,始终掌握权威发布的话语权。要像天气预报那样,让公众一目了然,能够自觉地运用自身认知能力从数据中得出科学理性的结论。不仅如此,还应建立各种信息公开平台,尤其是迅速便捷的网络平台,使权威信息发布制度化、常态化和动态化,做到全覆盖,无盲区。有关核辐射污染的科学普及必须紧紧跟进,对民众的核恐惧心理的应急咨询与抚慰也要迎头赶上。同时,相关职能部门应加强舆情监控,对网上热点、焦点传闻要跟踪监测,作出积极回应,及时澄清事实,正确引导舆论,消除各种不实传闻对民众的心理影响。对蓄意制造和传播各种谣言、企图搞乱人心、煽动滋事的别有用心者,绝不手软,坚决绳之以法,以正视听,确保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