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忙又累,身体如何吃得消?学教练式管理,老板解放,业绩暴涨! 点击咨询详情
NLP研究院网全国分院图
首页   >   心理新闻  >   NLP新闻  >    内容

杂谈:NLP与中道智慧

作者:曾浩珉|文章出处:中国nlp网站|更新时间:2012-03-12

    媒体近日热点是:少年求爱不成将少女毁容的“泼硫酸事件”,归真堂IPO会审引起的“活熊取胆”道德争论!生前无名死后“成名”的影星白静被亿万富豪丈夫周成海捅死,随后爆出小三扶正的白静红杏出墙,气死公婆,骗取老公钱财的丑闻……

        本站讯:2012年3月9日中国NLP学院首期《NLP与<中庸>之道》课程在广州举行,课程由哲学系教授门世海先生主讲,在为期三天的课程中,门教授就国学经典《中庸》的在儒学体系中的地位,对中国人文化结构的影响,中庸之道的构成与线索以及运用NLP方法论结构《中庸》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论述,这也是国内首次运用实用心理学视角来解读国学经典的尝试。

        门教授早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后来师从国学大师贾题韬先生,对儒家、禅宗有深刻的认识和修持。在学完NLP高级执行师课程后,立即萌生用NLP来表达国学智慧的信念,于是有了这个课程。

        关于中道智慧

        《礼记•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包括喜怒哀乐在内的所有潜在种子没有表现时的平衡协调状态,叫做“中”(如佛家空性之意);表现出来行为言谈都能恰到好处,叫做和。君子能够做到中,是天下最大的根本;做到和,天下才能归于道。

        君子能致中和,则天地都会赋予他应有的位置,万物都会养育他。企业“中和”,则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各归其位,财源广进。国家“中和”,政通人和,人们幸福,百业具兴。天下中和,则风调雨顺,万物繁盛,生生不息。

        “中”是根本,“和”是表现。只有不偏,“中正”到位;才能中节,“和谐”表现。只有不断修炼中和之境,才能真正通达面对人生的痛苦、罪恶跟死亡这三大悲剧,也只有这时才能获得自在,活得从容,从而生起真正的智慧(完整和根本)。

        中庸不是中不溜球,中庸不是不彻底,不是模棱两可,不是平庸、庸俗,更多是在众多纷繁复杂中拿捏住最恰当的分寸,更多是在似是而非的乱象中拿到最理想的效果。NLP中有一条预设前提:“有效果比有道理更重要”。虽然不能完全解释什么是中庸,却能帮助我们触摸到中道智慧的真意。

        杂谈中道智慧

        中和之境,中道智慧,显然是宏大的哲学命题。对该经典的注解与演绎早已汗牛充栋。小文无意狗尾续貂。想谈谈我们面临的困窘局面:

        我国古代经典有着超越时空的终极智慧,但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尴尬的现实:典籍理解不难体验难。经典只给结果。不给方法。

        古人的方法是反复诵读,于现代人是难在相信和坚持!古人找好老师,圣贤大德来传授(师徒相传),今天这样的人难觅踪影!这些困境让阻碍了我们从传统智慧中汲取营养。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引发的各种问题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复杂。显然,“在制造问题的层面解决问题”成为一种时代的悖论。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有识之士都意识到,回归传统文化,靠近传统智慧或许是根本解决之道。很多种尝试也在进行中,中国NLP学院将NLP与国学典籍结合,试图用西方工具理性来解构国学智慧,就是其中一种,我们期待有好的结果出现。因为,传播国学,弘扬传统智慧一直是中国NLP学院的心愿之一,堪称至诚之心。

        课程中,门世海老师借助于NLP中的经典技巧,如心锚,位置感知,催眠技巧,次感元,智慧语言模式等来体验《中庸》的“中和”境界;用时间线,理解层次贯通法来体验“与圣贤、天地精神相往来”;利用NLP模仿卓越的精神,来聆听圣贤,感受圣贤,感悟圣贤。从道德、胸怀、格局上大大拓宽了自己的。

        门老师也在课程中,现场示范运用“中道”智慧处理归真堂活熊取胆的公共危机,也示范了如何运用中庸之道来处理国企中棘手的人事管理问题,还示范了运用中道智慧处理孩子教育的诸多情况。让全体企业家学员体验到了国学处理现实问题的大智慧,也充分感受到门教授锐利的思想和有力的思辨能力。同时,对《中庸》中的“智、仁、勇”(三达德)有了切切实实的体验。

        当我们学习的技巧越来越多时,我们往往失掉了整体感。当碎片过多时,我们逐渐迷茫。慢慢我们会追问:根本是什么?完整是什么?也只有在这个时候,智慧之光慢慢升起。国学(主要是儒释道)的是天人合一的大智慧,是探索“天下之大本”的究竟之道。靠近国学,也就靠近了智慧。

        关于智慧,有人生而知之,有人学而知之,有人困而知之。“生而知之”如六祖惠能,是天才中的天才,似乎可遇不可求;“困而知之”是我们遇到了人生的困境,不得不来学习,也就是已经或者正在付出生命中的代价之后的觉悟。“学而知之”是主动学习与探索人生立身行事的智慧。

        相信毁容少女的男孩正在为青春的莽撞买单,也相信活熊取胆不仅仅拷问者公共道德,也考验者经营者的智慧。白静事件又一次刺激人们的神经,重新思考人伦与道德。“困而知之”让个人、家庭和社会付出的代价太过惨重,我们是否可以主动“学而知之”,预防悲剧,主动塑造美好的人生呢?

        相关链接:

        门世海是谁?

       《NLP与<中庸>之道》详情

                                                                    课堂现场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