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启团NLP执行师课程:揭开改变现状的秘密 一套人性说明书,明白自己读懂他人
作为父母,我们可以给到孩子什么,你的零食是他想吃,你的“星星”是他想要的吗?——题记
2012年7月12日,花都碧桂园假日半岛,又热闹了起来,由中国NLP学院和智慧联盟共同主办的《NLP亲子》课程顺利开课,90张新面孔,慈爱的张国维博士依然风彩不改。
张国维博士 |
从课程开始,笔者一直在思考,作为父母,我们可以给到孩子什么,你所给予的就一定是孩子想要的吗?
课堂上,李小姐分享她的经历:
2岁时,我与弟弟,在父母移民只能带一个小孩的抉择中“落选”,被托付给了姥姥。从小学到高中,我的记忆只有寄校的生活,关于父母部分都是白纸,除了每个月寄来生活费时才让我想起还有他们的存在。所有的事情,都被他们安排好了,这样的生活却让自己觉得失去了自我,经常会做出一个奇怪的动作:花很多钱买礼物送给周围的同学、朋友,看到他们开心的那一刻,我发现自己也是有价值的,也是可以做些事情的……
虽然比很多同龄人幸运的是,她从不需为自己的物质生活犯愁。可是,看到朋友与家人吃饭、逛街、散步,却让她感觉到是最幸福的时刻!而这也成了她的奢望,父母在她的生命中仅是充担经济支柱的角色而已。这样,直接减低孩子的自我价值,严重时影响一生!
对于这位同学来说,爱的缺失是主要原因。但对更多的孩子而言,对孩子来说,他们并不缺爱,鞍前马后,心肝宝贝,恨不得摘下星星送给他玩!只是,你手里的“星星”真的是他想要吗?
为什么很多父母努力工作,加班熬夜,终于换来一笔可观的收入后,却发现孩子脸上的笑容消失了很久?为什么当父母费尽心思帮孩子安排好每个阶段的时间表后,偶尔想起问孩子的意见时,发现孩子的脾气越来越暴躁,或者是更加沉默?难道是孩子不懂事,不知道体谅父母的不易吗?
现场有位妈妈提到:
孩子2岁多时,我的工作很忙,回到家也经常要加班,孩子总是让我跟他玩。为了不让他来烦我,我干脆一次性把他爱吃的零食都备好,这招也确实很管用。慢慢的,孩子5岁了,我依然用这招,只是有一天,我打扫他的房间时,发现房间里的一个小桶里,装的都是我给他买的零食,有些还过期了,当时我就纳闷:这些不都是 他一直以来爱吃的吗?
到底发生了什么?
很多父母总是以为“一招百用”,可以满足孩子从刚出生到成人的内在需求,殊不知,在这个成长阶段中,他们已经历了印记期、模仿期、社交期,孩子心理在各个年龄阶段都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张博士向大家分享了他和小儿子过马路的例子:
当时张博士拉着儿子的手准备过斑马线时,发现他却站着原地不动,瞬间,作为父亲,博士感受到了有些不对劲,便停下来,往后退一步,伸出手:“儿子,你已经13岁了,爸爸年纪也大了,你牵爸爸的手过马路吧?“好呀”,儿子兴奋的牵着博士的手过马路!
张博士说,小孩进入社交期后,渴望父母把他们当成大人,尊重他们,如果父母的教育方式跟不上孩子的成长时,孩子会变得叛逆。在孩子成长的不同阶段中,他们需要父母补给的营养也是不同的:
(一) 0-7岁:印记时期
妈妈带着自己4岁的女儿逛街,路过一家麦当劳,女儿想买雪糕,“没有钱买!”妈妈回答道。可是当路过一家时装公司时,妈妈却花了200元买了一件衣服!
一个雪糕3元,一件衣服200元,印记期的孩子没有好坏标准,分析不了父母所表达的所有“事实”,容易混乱,形成最具破坏性的信念——无价值。女儿会发现,妈妈都说没钱,却又买了200元的衣服,是不是自己不重要,是没价值的?这个阶段孩子需要父母保持话语和行为的一致,避免负面的信念在他们的大脑中产生。
(二) 8-13岁:模仿时期
练习 |
这个时期的孩子,模仿欲望在身体内不断的膨胀,父母、老师、同学,都有可能成为他们的练习对象。经常会发现一些孩子习惯性的迟到、吵架,他们解释的原因竟然是模仿父母。当父母行为与语言矛盾的时候,孩子只会模仿行为,因此,对于父母来讲,需要言行一致。
(三) 14-21岁:社交时期
这段时期的孩子,因为有自己的人际关系圈,个性强烈,分别扮演着孩子和大人的角色。他们认为,朋友比父母重要,更能读懂他们的心思,所以抗拒与父母的近距离交流,甚至顶嘴。而这时,他们更需要父母的尊重,用朋友的方式聆听他们的内心话,让他们感受到与父母之间并无差别。
回到开头时提到的李小姐,她的无奈是,从2岁之后的20多年生活中,父母始终给予她的只有经济上的支撑。她的生活被安排的“有条不紊”,却只能从别人的感谢中有一丝自我存在的价值感。父母终于在她的沉默中觉察到了一些问题,开始尝试用电话的方式与她沟通,而她始终不接电话或是保持沉默!这时,他们才意识到,原来错过就是错过了,即使努力弥补也终究无法让孩子感受到每个成长时期的快乐!
作为父母,我们是否意识到自己正在做的都是孩子需要的吗?对他们的关注方式是否还只是停留在孩子的上一个阶段?
如何保持一份觉察,给予到孩子每个年龄阶段相适宜的需要呢?限于文章篇幅,笔者就此叙述社交期父母该如何同步支持到小孩成长,与朋友们分享一两点:
1、先谈情,再说爱,后说理。
“儿子,这次模拟考怎么样?”看到儿子回家,母亲急切的问道。
“烦不烦呀!”儿子不耐烦地直接回到房间里。
“我连问你的资格都没吗?”剩下的只有母亲在儿子屋外抱怨着……
案例中的母亲看到垂头丧气的孩子,并没用将焦点放在他们的感受里,而是直接问成绩。这时期的孩子容易敏感,如果尝试先认可孩子的情绪,“儿子,上了一天的课很疲惫了吧”,看到儿子不理睬,你可以再次表达自己的感受,“妈妈感受到了你今天有些疲惫,你希望我可以做些什么吗”?把孩子当成大人,征求他们的意见,让他们提供自己所需要的方式去关心他。当孩子向父母说出疲惫的原因时,并开始寻求你的建议后,这时你可以用“感知位置法”,以“如果妈妈是你的话,妈妈会……”,慢慢地给予一些建议,而这些正是孩子内心真正需要妈妈能够理解的。
2、观察孩子的行为,聆听他们的话,尊重他们。
之前博士提到儿子和他过马路的例子,当时儿子的“原地不动”,就让博士觉察到了有些不对劲,马上就提议让他牵着爸爸的手过马路,儿子立刻就有了笑容……张博士强调,这个时期的孩子,渴望自己与父母之间是平等的朋友关系。父母要多观察孩子当时的行为,分辨出是小孩的,还是成人的反应。用朋友的身份和孩子进行沟通,而不要像过去那样,用父母权威的身份去压制孩子真正内心所要表达的那份勇气。
结语:你错过了什么?
上述的两个方法简单吗?其实也简单,但很多人没有意识或无法或碍于面子不愿这么做。NLP亲子来源于NLP执行师,只要引导得当,方法都容易掌握,只有你愿不愿意尝试而已。
我们时常沿用父母的做法,以为理所当然,殊不知孩子一天天长大,一个个成长关键期如白驹过隙,一去不复返!
可悲的是,我们的父母们对此却一无所知,当缓过神来时,也已经错过了!
看着孩子一点点长高,长大,出落得小帅哥小美女模样,你是否已在想象TA的将来,他取得怎样的成就,她会找到一个爱她的小伙子,就这样一直幸福下去!
待到山花灿烂时,她在丛中笑。到了那时,最幸福的那一位,其实不正是你自己吗?从十月怀胎,含辛茹苦,到他上小学中学大学,没有你的操心,又怎会有他的欢颜!
我知道你爱他,只是你爱的方式是否正确?爱得错误,影响一生!你错过了什么,正将错过什么,怎样才能做得更好,岂不值得每一位父母深思!?
我们都未曾考牌学习即上岗——孩子坠地即成为父母。如果你愿意,如果你爱你的孩子,为什么不来学习呢?
附部分学员分享:
我的小孩之前总是把墙上画的一塌糊涂,还说要乘画的船去太空,把我气的真是哭笑不得。现在我知道了,不管孩子的行为正面与否,首先要肯定他,然后再让他看到其他更好的选择方式,鼓励他继续创造性的思维!
——苏小姐(装饰行业)
我的父亲非常憨厚、老实,所以他对我也很严格,总是让我不要这样,不要那样,所以基本上我是很少愿意和他交流的。记得在我高一的时候,我都还被他骂哭了。父亲在家里是权威的,小时候,有次偷家里的钱,被父亲非常用力的痛打一顿,由于受他的影响,我也是不敢贪别人的便宜!现在,在博士的引导下,我接受了两个人是不一样的,父亲有这样的想法也是受他的父辈影响,所以理解了这个,与他的关系也好了很多。——黄先生(培训行业)
儿子11岁了,我让他自己用本子记录零用钱的花费,却经常发现他把买游戏币的费用改成其他记录。上了博士的课,才恍然大悟:以前小孩有次没经我允许拿了50块钱,我狠狠的打了他,原来是那次经历在他心里种下了负面心锚——说出事实就等于挨打!——胡女士(私企高管)
相关链接:
新一期NLP执行师将于8月9日在广州举办
图片实录
上课情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