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忙又累,身体如何吃得消?学教练式管理,老板解放,业绩暴涨! 点击咨询详情
NLP研究院网全国分院图
首页   >   心理新闻  >   社会“心”闻  >    内容

绵阳心理热线开通7月 性困惑亲子问题占六成

作者:|文章出处:四川新闻网-绵阳晚报|更新时间:2010-12-13

  让孩子健康成长

  亲子教育问题,与父母的教育缺失或不正确的教育方式有很大关系。王玉清说:“不少留守儿童以及隔代教育的孩子,因为父母不在身边,模仿影视作品中的情节过早恋爱。有的男孩子甚至在教室里和女同学公然像情侣一样亲热。”王玉清告诉记者,她曾经在游仙区一所小学做宣传时听老师讲起,已经有小学高年级出现“早恋”现象。“有必要在小学阶段开展青春期性教育。”

  “我儿子上初中时,告诉我班上有很多女孩子喜欢他,我就让他跟每一个女生保持等距离交往,不要和哪一个女孩子走得特别近。”王玉清说,要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性,对于孩子两性之间的正常交往、学习上的互相帮助要容许。心理咨询师黄海燕告诉记者,在她女儿七八岁时,她就为孩子买了青春期两性教育的书籍让孩子看。

  “很多家长的家庭教育知识较缺乏,缺少正确的教育观和人才观,不顾孩子身心特点,实行强压教育,使孩子出现逆反、负面情绪以及不良嗜好等心理问题。”王玉清说,青春期是“自我同一性”的建立时期,孩子在这个阶段要不断地认识自我。面对生理上的变化、学习上的压力,家庭内部的沟通和引导在这一时期显得至关重要。

  黄海燕认为,家长首先应当去学习如何教育孩子,而不是一味地苛求孩子。通过学习了解青春期孩子在生理、心理方面的变化,让孩子认识到人生的几大阶段必须要做的事情,将情感的困惑处理好,让负担变成学习的动力。

  另外,对于孩子青春期自我意识成长出现的“青春期叛逆”不要大惊小怪,要给予充分的尊重理解。对于过激行为,适当加以引导。此外,学校和家长应该积极配合,对孩子的青春期教育负担起责任,让孩子健康成长。

  引发青少年心理问题的五大因素

  第一个最大的因素在于家庭。调研结果表明,生活在健全、和睦家庭的青少年普遍心理素质好,而生活在单亲、离异、夫妻不和等家庭中的孩子相对心理较敏感,承受能力较差。此次调查表明,在家庭方面,让青少年感到心理压力的生活事件,排在前五位的是:家庭经济困难、家庭成员死亡、家庭成员患急重病、父母关系紧张和邻里关系不好。

  其次是学习。对青少年来说,学习成绩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今后的升学和前途,激烈的竞争从小就给他们在心理上造成巨大的压力。

  第三则是社交。青少年对友谊的珍视和渴求,以及情感丰富的心理特点,使得他们在人际交往中特别注重感情的交流。本次调查的结果表明,社交方面让青少年感到心理压力的生活事件排在前几位的有:被人误会、受人议论、当众丢面子、与好友发生纠纷等。

  社会环境是第四个心理问题产生原因。伴随改革开放成长的当代青少年,不仅时刻感受和体验着竞争,还面对成人社会为他们设定的价值取向:学习不好→考不上大学→找不到好工作→赚不到大钱→无法享受生活→枉为人生。“金榜题名有人喝彩,名落孙山被人轻视”应试教育长期以来根深蒂固的影响等社会风气更是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发展。

  第五大因素在于学校、社会心理咨询工作欠缺。心理课程学校教育在一个人格的形成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正值青春期的学生身心发展趋于成熟,但尚没有形成完全健康的人格。由于学校师资缺乏,一些学校没有专门从事心理咨询的教师,学生的许多心理问题被混同于一般的思想问题施以不科学的教导。另外,社会心理咨询的不健全,社会支持度不够,导致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后不知道该向哪里倾诉。(马春华)

1 2 ... 2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