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忙又累,身体如何吃得消?学教练式管理,老板解放,业绩暴涨! 点击咨询详情
NLP研究院网全国分院图
首页   >   心理新闻  >   社会“心”闻  >    内容

绵阳心理热线开通7月 性困惑亲子问题占六成

作者:|文章出处:四川新闻网-绵阳晚报|更新时间:2010-12-13

 

  4月30日,绵阳市12355金色阳光心理咨询热线呼叫中心开通以来,6名经过专业培训的心理咨询师24小时轮流接听咨询电话。同时有两名有多年心理咨询经验的专家在心理咨询中心进行预约面询。截至11月底,已有619人次拨打电话进行心理咨询,有185人走进心理咨询中心进行面询。

  12月10日,记者再次走进心理咨询热线呼叫中心,在中心的提供的统计表上,发现亲子教育和青春期问题占总咨询量的六成以上。

  性教育:怎么说出口

  青春期问题,是心理咨询中遇到的一大类。有的家长会前来咨询如何与“感觉越来越搞不懂”的孩子相处,有的孩子甚至会和父母一同前来,做一个家庭咨询。

  “现在,许多初中、高中的孩子都愿意打进电话,或者走进心理咨询中心,来解除青春期心理困惑。”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黄海燕告诉记者,青春期的青少年来反映的除了学习问题,与父母、同学沟通的人际交往问题外,还有对异性萌发情感和性心理问题。“反映青春期性心理问题的占到总数的10%。”

  “我总控制不了想去看黄色网站上的东西,觉得很刺激。”一位男孩打进电话吞吞吐吐半天,最终鼓起勇气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还有一位母亲打进电话,难为情地说:“我儿子喜欢穿女孩的内裤,以后会不会走上歧途?”她和丈夫发现这一现象后不知所措,不知道如何跟孩子谈及性的问题。

  “孩子们需要知道性,也应该知道性。”心理咨询师王玉清说,如果家庭内没有关于性的教导,学校的青春期性教育只停留于表面,孩子们就会带着神秘感与好奇心,去求助于黄色网站、影视或书籍中,关于色情淫秽的描写。

  “青春期的教育应该提到青春期前期,也就是孩子七八岁的时候。”王玉清告诉记者,在未成年人阶段,7岁以前是人格构建阶段,家长主要关注的是其学习习惯问题,在7到16岁,属于是青春期阶段,孩子的社会意识增强,生理心理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如果父母对其成长不关注,很容易造成青春期问题。

  亲子关系 该如何处理

  “我走神!”一天,一个被家长带到心理咨询中心的八岁女孩说,“妈妈总会在我学习中发愣时大声提醒我。”孩子天真的脸上有一丝焦虑。这个孩子的母亲是个全职妈妈,讲起孩子走神影响学习,这位妈妈难过得哭了起来。

  原来孩子刚刚上了一个英语兴趣班,老师告诉妈妈,孩子有时上课会突然走神,这位妈妈紧张得不得了,把孩子盯得紧紧的,有时孩子学习中发一下愣,妈妈就大叫一声:“你怎么又走神了?”弄得孩子也紧张兮兮的。

  通过谈话和测评,心理咨询师发现,孩子很活泼、聪明,是母亲把焦虑传染给她了。“孩子的习惯是被老师、家长强化出来的,如果这位妈妈不给孩子那么大的压力,不要过分强化孩子走神的习惯,孩子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还有个3岁的男孩,来到心理咨询中心后,活泼好动,在沙盘上快乐地摆弄着玩具。挺乖挺健康的一个孩子,家长却因为他不像邻居孩子那样能静下来背《三字经》,便觉得孩子有心理问题。

  “绵阳是一座教育之城,教育氛围浓,不少父母从孩子很小时就会高标准严要求,学校的功课不可少,在课余还要上无数的兴趣班。”咨询师李梅告诉记者,在咨询亲子教育问题中,家长咨询的占了80%以上。

  来中心进行亲子问题方面咨询的不少父母都觉得,孩子有上课不专心、注意力不集中、不听家长老师的话,或者有偷东西等不良行为。“不过经过挖掘,我们发现几乎所有孩子的问题都是父母的问题。”李梅说。在心理咨询中心,孩子做沙盘游戏或绘画游戏,画房、树、人,通过色彩、形状,就可以表达出孩子的内心世界。很多被家长认为有心理问题的孩子经过测评后,都是健康正常的。

  “家长将自己的焦虑投射在孩子身上,却没有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对待孩子的教育,不应该就学习而论学习。”李梅认为,家长需要认真观察孩子的特点,精心设计一些有智慧的方法,并且通过言传身教影响孩子。“有个孩子不喜欢算术,他父亲就设计出来一个生意游戏,每天在家里和孩子做生意,孩子在游戏中得到了成长。举一反三,对于数学的兴趣也提高了。”

1 2 ... 2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