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启团NLP执行师课程:揭开改变现状的秘密 一套人性说明书,明白自己读懂他人
5 花钱过程添开心
“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对于这句“至理名言”,心理学家们也力求证实金钱和快乐之间到底有着什么样的关联。经过多年研究,如今终于看到一丝曙光。
2010年7月,美国盖洛普公司公布了一项大规模调查结果,这项涉及132个国家13.6万人的研究发现,金钱能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但对日常情绪的影响极小,这种联系与性别、年龄和社会阶层等因素无关。随后,英国沃里克大学和卡迪夫大学的研究人员指出,幸福感并不在于金钱的绝对值,而是与身边的人相比,是不是比他们挣得要多。此外,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心理学家崔维斯·卡特和汤姆·基洛维奇发现,与花钱买到的东西相比,花钱的经历其实更让人开心。而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则发现,花钱买礼物送人或者捐款做善事,不仅能让人更快乐,还能提高身体免疫力。
原来,金钱与快乐还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难免沾点“铜臭味”了。努力赚钱改善生活质量无可厚非,但“君子爱财,取之以道”,钻到钱眼里,就得不偿失了!
6 唱首歌恢复记忆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明明演讲稿已经背得滚瓜烂熟,上了台却卡住了。越到关键时刻,越容易出“状况”,真的是太紧张了吗?2010年9月,美国芝加哥大学心理学教授西汉·贝洛克在《窒息》一书中指出,大脑“卡壳”的秘密在于“内存”不够!紧张、焦虑等情绪会存在“工作记忆”这个“内存”里,太紧张了,不良情绪把“内存”装满,原本储存在大脑里的其它资源,自然没有空间提取出来了。
因此,重要时刻来临前,最好深呼吸,哼哼小调、唱个歌,把大脑内存清空一下。
7 有自信就能成功
愚公移山的故事流传至今,而很多人认为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是天生的、无法培养的。2010年10月,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德维克等人发表在《心理科学》上的一项研究指出,坚信自己拥有强大的心理潜能,并勇于挖掘,会激发顽强的意志力,使精力更旺盛,心里更有“韧劲”,从而可以更冷静地面对偏见、伤害和挫折,最终一步步赢得成功。
看来,“有志者”真能“事竟成”,心情消沉时,不妨大声对自己说:“我能!”
8 “贴标签”影响判断
我们常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2010年11月,美国里海大学心理学副教授阿曼达·布兰登和密歇根大学心理学博士苏珊·吉尔曼发表在《认知科学》上的一项研究发现,人的大脑也有这个毛病。一旦我们把一个事物归到某一类,即使没有亲眼见到,也会把这一类物品的特点强加到它身上,比如“天下乌鸦一般黑”、“独生子女问题多”、“有钱人不靠谱”。研究者称之为“刻板印象”,这说明我们的大脑也会“偷懒”,想找捷径去认识世界,而“分类”是最便捷的判断方法。殊不知,生活中很多偏见和歧视正是由于轻易“贴标签”造成的。
知道了这点,以后听到这种“贴标签”的话时,恐怕应该冷静判断,不要以偏概全。
9 研究结果更确切
由于心理感受百人百样,很多心理现象具有强烈的不确定性,无法像数学题那样得出“一加一等于二”的结果,这一难题困扰心理学家多年。2010年12月,脑科学研究专家、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心理学教授乔纳·莱勒对心理学研究的统计方法进行了改良,他将“贝叶斯统计”的手段引入心理学,这一“革命性”的成果发表在《认知科学》杂志上。
10 左右大脑能对话
2010年,“核磁热”横扫世界,功能核磁共振成像(简称fMRI)让人在没有创伤和痛苦的情况下,看到大脑的活动。以前,科学家致力于研究大脑思考时的活动状态。而2010年,新研究发现,大脑“休息”时也不平静,某些区域会出现同步的活动趋势,它们之间像说“悄悄话”一样,有重要的联络,被称为“功能连接”。可喜的是,我国科研机构,如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研究中心,在这一领域也作出了重要贡献。▲(按时间顺序排列,陈芸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