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启团NLP执行师课程:揭开改变现状的秘密 一套人性说明书,明白自己读懂他人
鹰意识到自己是鹰时,离蓝天就很近了。
——题记
张博士讲课中…… |
2011年6月25日晚,本院第29期NLP专业执行师课堂上,一部关于老人与鹰的短片正在上映:一位叫亨利的老人,他曾是一名已退役的棒球著名球星。一日,他和孙女发现了一个农夫的鸡窝里竟然有只鹰,鹰蜷缩着脖子,全无锐气。老人执意买下鹰:“我一定可以让它飞起来,因为他本属于天空”农夫笑了:就算他是鹰,他的内心只是只鸡……
老人带着孙女艰难来到山顶,教这只鹰飞,一放飞,鹰就掉在地上;老人耐心地教他,直到伤痕累累的鹰振翅拥抱蓝天!
老人想起小时候玩棒球,曾被指责毫无天赋,在父亲地支持下,一路拔涉,直到摘取全国桂冠……
银幕闪烁的会场,心里似乎有只鹰在飞,笔者忍不住内心的触动,眼睛逐渐湿润。过往的一段岁月中,有许多“失败”的事件,让笔者一度失落和自卑……然而经过这几天,笔者体会到了一股能量,心头的绊脚石一字斜铺,成为向上的阶梯。笔者相信,自己就是那只鹰,而张博士,正是放鹰的老人!
后来想想,每个人其实都是自己的鹰。然而,却不是每个人都能拥抱天空。那么,到底是什么阻碍了我们飞向蓝天。
是什么阻碍了鹰?
不妨先从一个现场演示说起:
张博士请所有同学去和身边的人握手,时间一分钟。结束后,我们发现,与别人握手低于6次的——不到十人;10到20之间呢?大部分人举手;20次以上?仅三人。
同样握手,不同人为什么有如此差异?张博士问。
学员们反应各一:觉得没必要、性格内向、没有亲和感……
张博士解释说,这是因为每个人从自己的经验出发,在思想蓝图的作用下,对事情的反应也就不同。
思想蓝图是如何作用的呢?通过头脑的过滤网:删减、扭曲、一般化。
删减:我们的大脑在每秒钟会接收到超过200万的信息流,这些信息数据太过庞大,因些大脑需要对他们进行适当的删减。
扭曲:只有20%源自于外界,其余的80%都来自于我们原有的信念和记忆,因此处理信息时容易扭曲。
一般化:是把具体的事情盖所有事情。同时我们在某一件事时,总结出了正确的一般化判断,却忽略了凡事总有例外,因此减少了可能性。
夹道欢迎 |
课堂讨论 |
以上论述似乎过于古板,仍以打招呼为例:
某天,你看见一位熟悉的朋友。你说,昨天我跟你打招呼,干嘛不理我。“他把你删减了。”(张博士语)
又或者,你先后和四位女生打招呼。“你好!”,女生没反应;这时你会收到什么信息:他可能不喜欢我,不想和我做朋友。
NLP认为,所有意义都是人制造的。这时我会在头脑里制造一个意义:伸手等于拒绝(扭曲)。(转下页)
下一期课程:NLP专业执行师国际文凭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