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未成年被告人进行心理干预,出具心理状态评估报告
佛山日报讯 记者庞文彬报道:今后,心理分析师将撰写未成年当事人的心理分析和评估报告,以供法院审判参考。记者昨日获悉,禅城法院少年审判庭联合黄手绢心理咨询中心,首度将心理干预机制引入审理过程。
李某杰就读辖区一所中学,因沉迷网络,并与社会不良青年结交,从而拦路抢劫过路学生钱财,检察机关以抢劫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禅城法院少年法庭受理案件后,随即与志愿者心理分析师对李某杰进行社会调查,深入学校了解他学习、生活及家庭情况。庭审当天,心理分析师带着评估报告走上了法庭,并当庭宣读。
评估报告显示,李某杰由于父母忙于生计,从小性格内向,较少与人交往,情绪不稳定,遇事容易出现强烈反应。为此,针对李某杰的犯罪动机和心理评估报告所述其性格特点,法官对他进行了深刻的庭审教育,李某杰顿时悔恨万分。
据禅城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志愿者心理分析师的具体职责是,在涉及未成年人的案件审理前后,对未成年被告人、被害人等当事人进行心理辅导,帮助他们缓解审判带来的心理压力,矫正他们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和预期,消除“犯罪”造成的心理伤害;同时,还将撰写未成年当事人的心理分析和评估报告,供法院在制定审理方案时参考。
目前,禅城法院对于刑事案件中的未成年被告人,原则上都进行了心理干预;而对刑事案件中的未成年受害人,则可以根据被害人家属请求,结合具体案情需要,确定是否进行心理干预。
截至昨日,禅城法院共对76名未成年被告人进行了心理干预,并制作了63份书面心理状态评估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