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启团NLP执行师课程:揭开改变现状的秘密 一套人性说明书,明白自己读懂他人
我的体验:聆听催眠神曲之后……
记者 张华
第一次,在办公室里,中午听“催眠大师”双声拍,感觉有点像在海边的冥想音乐,钢琴声还蛮空灵的,不过,背景音乐中的风声、海浪声有点玄妙,很飘缈。第二次晚上在家再听这旋律,高音从左耳进来的时候,稍稍刺耳,不知不觉头晕、烦躁。听多几遍还真有一点想睡的感觉。当明白这个BBT产品是一个脑电波诱导器的时候,我再听一次这旋律,头皮开始发麻,脑袋发胀,十分担心自己的脑电波受了“异常”刺激,赶紧打住,停止播放。
记者 宋导
海浪声一阵接一阵地拍打着,和着空灵的琴声,我不知不觉地放松下来,从头到脚,似乎每一寸都绵软无力,眼前只有那无尽的浪涛,周而复始,源源不绝,闪着炫目的白光。真是一个静谧的所在啊,空无一人的海岸,偶尔有三两只海鸟悠闲地飞过,头顶上,像棉花一样的白云不紧不慢地浮游着,时间似乎就此定格。我张开双臂,像“大”字一样躺了下来,听着耳边的清风,意识越来越模糊,越来越模糊……
记者 陈学敏
记得第一次借用音乐催眠还是高考那阵子。那时由于学习压力大,音乐确实可以放松身心。不管是什么音乐,听着听着就睡着了。其实现在回想起来,令我加快入睡的可能并不是音乐,应该是那疲惫不堪、渴望歇息的身心。
这一次,抱着好奇之心,在iphone里下载了“催眠神曲”。细听之下,乐曲悠扬,如仙境的画面一幅幅在脑海中掠过,确实让人心旷神怡。但遗憾的是,曲终,思绪还在飞扬,欲罢不能,恨不得马上就申请休假,追寻音乐中描述的大自然。我想,若要真好起来,可能真的只能靠休假了……
专家点评:“催眠大师”真有这么神?
“催眠大师”号称大师级的催眠工具,其宣称的作用可谓五花八门,不仅能助眠,还能提高性功能……对此,专家一一给以点评。
1、尽管BBT产品有催眠作用,但它并不能取代医疗诊断及治疗。
可信度:★★★★★
点评:这个说法100%正确。这个类似于脑电波诱导器的旋律,有助眠的作用,但它到底有多大功效,还是一个未知数,因此,失眠了超过1周就应该看医生,而不应该奢望听听这个就能摆脱失眠。
2、患有癫痫、听力障碍或其他精神疾病,没有咨询过医生不能使用BBT产品。
可信度:★★★★
点评:癫痫就是大脑的异常过度放电,如果BBT产品真能诱导脑电波的模式,那么癫痫的患者还真是要避免听这种旋律,以免诱发癫痫发作。
3、从理论上讲,BBT产品适用于任何年龄段的人群,但考虑到未成年人仍处于发育阶段,某些方面不需要特别激发或唤醒,比如性功能、抗衰老等,所以不建议未成年人使用。
可信度:★★
点评:听段冥想音乐,心态平和,少了焦虑和抑郁,从这个角度说,应该适用于任何年龄段。但是听段音频就能激发性功能,从痿哥变成猛男?这个说法有点勉为其难吧。
Tips 床上玩“苹果”:失眠一诱因
“天天一苹果,医生远离我”,苹果吃出健康,然而自从苹果公司推出的iphone、iPad在白领中风靡之后,有人戏称“爱上苹果,爱上失眠”。据了解,很多白领喜欢在床上玩手机,上网、看小说、玩游戏、发微博。
广东省人民医院睡眠研究室副主任张斌称,手机屏幕发出的强光线,对人体褪色素的生成有一定的影响,如果经常地、长时间在床上玩手机,可能导致入睡时间的推迟。也就是说,平时11点能入睡,因为玩手机可能12点还未入睡,而真正入睡的时间有可能推迟到凌晨1点。这就打乱了人体的生物节律,导致失眠的问题出现。
最新的研究发现,晚间使用电脑、手机、iPad和其他阅读器之类有亮光的电子器械,都会让大脑认为还是白天,使失眠的情况更加恶化。研究者认为,手机、iPad之类更为有害,因为它们离眼睛非常近,而且光线又强。很多人都喜欢在上床之后玩手机、看各种阅读器,对于睡眠来说,实在是有害的。
受访专家/广东省人民医院睡眠研究室副主任 张斌
文/羊城晚报记者 张华 通讯员 郝黎 张丹娜 图/东方IC